厦门市出台《工业用地提容增效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计划通过4年改造提升,力争实现亩均产值1000万元以上、亩均税收45万元以上。方案涵盖优化报批流程、投资扶持等12条措施,激发公司参与积极性。
厦门市最近推出了一个大动作——《工业用地提容增效行动方案》。这个方案要在未来四年内,通过一系列改造提升,让工业用地的亩均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,亩均税收45万元以上。具体来说,这个方案由厦门市工信局和市资源规划局一起研究制定,涉及到优化简化报批流程、下放处置权限等12条具体措施,还包括放宽履约监管指标核算范围、允许配建小型商业设施、支持工业物业和空闲工业用地分割转让等,真的是力求让企业更容易参与进来。
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,到2024年底,厦门要推动实施100个提容增效、增资扩产项目,还要启动7个以上园区开展集中连片改造提升。到2027年底,各区都要创建至少一个产业特色鲜明、省级领先的标准化园区试点,目标是让产出效益从始至终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。厦门市工信局局长肖峰介绍说,目前厦门的工业用地规划面积有120平方公里,占全市土地面积总量的7%,已经利用的工业用地面积约96平方公里。近年来,厦门围绕“4+4+6”产业体系发展的目标,制定了《厦门市工业布局规划》,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产业园区,像火炬高新区“一区多园”、海沧生物医药港、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等,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。
在看到厦门出台这样的行动方案之后,真的感觉到很振奋。这个方案不单单是对工业用地的有效利用,更是对整个城市工业经济的一次大提升。让企业更容易进入市场,降低了审批流程的复杂性,还提供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,这对中小企业很重要。通过这样的措施,不仅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,也能增加地方的税收收入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样的方案能够吸引更加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厦门,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竞争力。在实施过程中,政府的监管和支持同样重要,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方案的实际效果。希望未来厦门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能更蓬勃,也期待其他城市能够借鉴这样的经验,一同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。